【推荐】你会买基金评级获奖的基金吗-何震基金经理
提到基金评级,我们脑海里的会闪现几个疑问:“获奖的基金能不能买?”“评级优秀的基金能不能买”,甚至是问“按照排行榜买基金,能不能行”。
01
基金的评级机构
国外的基金评级机构,有名的比如美国晨星评级、标准普尔评级等。
国内的基金评级机构大致分类三类:
●证券公司:银河证券、海通证券、招商证券、上海证券等;
●证券投资咨询及独立评级机构:晨星中国、济安金信、天相投资等;
●媒体:中国证券报社、上海证券报社、深圳证券时报社等。
其中,
晨星中国在基金评级行业还是比较有权威性的
,一是其评级标准的成熟,二是其数据的免费开放。
02
评级的基金 能赚钱吗
基金评级或评奖,是
基于特定时间段、历史数据的综合筛选
。我们常说,历史数据并不代表未来收益,那基金评级获奖的基金,能不能赚钱吗?我们以晨星中国历年来获奖的基金为例,来深入考究一下。
晨星评级,每年评奖的基金数量不多,每个类型的基金都有涉及,包括获奖和提名奖。
根据晨星官网数据显示,基金年度评奖可追溯到2002年。从2002年到2018年,晨星年度获奖基金累计发布16次,其中数据只有15年的,因为在2008年,没有颁布获奖基金,官方给的表述翻译一下就是“今年的基金都很垃圾,所以我们不评奖”。从这一点上,也可以看出这个机构的“良心”。
2002-2018年晨星评级获奖的偏股基金,共计评34次,总计基金28只,其中有3只基金评选上两次,1只基金评选上四次。这些是需要我们特别特别关注的。
03
样本范围的界定
①晨星年度获奖基金;②偏股类基金(34只,有重复),一般每年会评出2-3只;③获奖后三年的年收益率与同类平均比较;④获奖后三年内是否更换基金经理。
04
数据分析与总结
从上图数据我们看分析
○数据追踪到了2003年,万幸的是,获奖基金都没有被清盘。我们说基金清盘是基金“生老病死”的常态,但这些获奖的基金
能保留下来就是一种“奇迹”
。
○十几的沧海桑田,多少的物是人非。当年的湘财合丰成长,也因股东变更,变成了泰达宏利。
○获奖当年加上之后的三年,四年的时间说长也不长,说短也不短。在这个时间段内,34只基金中,
72.5%都更换了基金经理
。主动管理基金,很是依赖基金经理,基金经理的更换对基金之后的走势确实是个影响因素。后来者,或是延续辉煌,还是走入平庸,均无章可循。
○当年获奖的基金,在之后的
三年都跑赢同类平均的寥寥无几
。只有两只基金——华夏大盘和广发稳健。其中,华夏大盘就是当年公募一哥——王亚伟管理的。
三年中有两年跑赢同类的占26.5%
。更多的数据显示,获奖基金之后三年的表现,并没有特别的规律,或者说获奖基金一般没有延续辉煌。
○获奖当年,并不是都是正收益。也需要结合当下市场进行综合评判。在后三年收益的考场长,我们也是与同类平均做比较,而不是单纯的正负收益。毕竟主动管理基金的收益,一部分是来自市场,另一部分才是超额收益。
○基金两次获奖的有:银华富裕主题、兴全趋势投资、华夏大盘精选。尤其是广发稳健增长,获奖四次。
05
多次上榜的基金
△华夏大盘精选
,当年的公募一哥靠这只基金一战成名,
王亚伟
的水平在十年前早已闻名江湖。达到了后来管理者无法企及的高度。
△银华富裕主题
,获奖是在09年和17年,期间主要靠三位基金经理——
王华、黄颖、周可彦
,一个持续十年时间的不断再创佳绩。可惜,掌舵4年的周可彦于去年底,不再管理这只基金。
△兴全趋势投资
,获奖是07和18年,在此大约十年多的时间里,基金经理更换了10次左右,但是主要由兴全两位核心基金经理——
王晓明和董承非
掌舵。十年时光流逝,兴全创立之初的五个核心基金经理,走了四个。当年最年轻的董承非已经成立兴全的领军人物,还占在公募圈。
△广发稳健增长
,获奖年份分别为05、07、16和18年。基金经理方面。05年是
何震
,07年是
冯永欢
,16和18年是
傅友兴
。从历年数据来看,该只基金并不是每次都拔得头筹,而是在牛市中能跟上增长,在熊市里能控制回撤。加上历任基金经理的不断经营,才使该基金,四次上榜。大道无形、薪火相传,在不争不抢中,显示威力。
06
结论
回到本文探究的题目,晨星获奖的基金三年之后收益并没有明显的规律,但是所选基金仍能避免踩雷。同时,有几只优秀基金能够横跨十多年屹立不倒,甚至后来者更上一层楼。
综合来看,
晨星中国评出的获奖基金,比一般投资者要优秀
,主要在长期收益方面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