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头、我的手、我的脚都不想动,不愿动,不能动。好吧,我先左手握紧拳头再松开,右手握紧拳头再松开,两只手握紧拳头再松开。左脚脚尖和足跟勾起来、再绷直;右脚尖和足跟勾起来,再绷直(如果半梦半醒中小腿抽筋,用这个方法可以立马消除)。然后我翻身躺平,把被子卷到脚上,再压上两个枕头。做仰卧起坐,第一个仰卧起坐没成功,第二个差点成功,第三个仰卧起坐使我终于坐起来。接着一个准鲤鱼打挺,站起来,踩着地毯迎面走向窗户,双手抓住窗帘,向左右两边哗啦一声拉开。拧开窗户,一片晨光和新鲜的空气,吸入我的胸腔。然后是到卫生间里开水龙头,洗脸,刮胡须,擦洗。一番折腾下来,睡意全消。10分钟后,我精神抖擞地,走在绿意嫣然的珥季路上。

一年四季都被春困包围的昆明,到了秋乏时段,更适合睡觉。宛如冷车启动,一个身心皆是秋乏的昆明人,也需要一启动仪式,才会在筋脉肉皮骨之间,生出一种起床的动力。人啊,就是一个空空的平台,这个平台上演的内容,一定要刻意为之。此刻列车已经快到华山西路站,作为又一种刻意为之的行为,我继续在地铁上写,因为做人需要刻意为之。

昨天夜里一个相识的人打电话给我,讨论父亲和女儿之间的关系,最后,扯到母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。其实,这个话题的缘起是因为打电话给我的人,前几天出席了我女儿获得海天梦想基金会奖学金的活动。打电话给我的意思是委婉地、应该说是委婉而直接地表达了一种意见,对方觉得,在活动现场,看见了我对女儿的眼神过于严厉。关于这一点我已经反复思考了很多年。严厉是什么?尤其是在自己生命中最亲近的人之间,严厉意味着什么?我想要指出的是,严厉并不是一种暴力,人们常常把严厉等同于或者是和暴力搞混了。可是即便是暴力,也有积极面的意义。

围绕着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方式对成长的影响,在讨论中,我们举出了三种暴力。我先说第三种,社会对一个人也就是走向社会之后的孩子,所施加的那种暴力。社会对一个人所能是假的暴力,可以分为合法的暴力和非法的暴力。这种暴力程度不一,力度最高的可以是致命的摧毁一个人的。在讨论中,此处省略一万字,我们俩都同意:社会对一个人施加暴力,是为了社会本身的利益。

然后是第二种暴力,这种暴力其实很美好,只不过今天这个时代的人,大部分人没有福气,享受这种暴力。这种暴力就是孩子的同胞弟兄姊妹们,对他施加的那种暴力。此处讨论省略二万字,我们俩都同意:这种暴力,比第一种温柔太多。这种暴力的出发点,往往也是为了施暴者自身的利益。但会比社会施加的那种暴力有所节制,也不那么致命。

现在我们来说第一种暴力,语言的或者是肢体的暴力……来自父母对自己的孩子。核心思想就是一句话,自己亲生的孩子,你不揍,让给别人揍,有意思吗?没意思。此处讨论省略三万字,我们俩都同意:父母对孩子施加暴力不是为了自己,而是为了孩子的成长。

后来,我很刻意的问了她一句话:“你愿意嫁给你的儿子吗?如果你的儿子将来成长为一个男人,而这个男人的成长,缺少很多必要的教训,包括被父母揍过。如果你的儿子作为一个妈宝被你用宝妈的方式,也就是一对活宝的方式教养出来。活宝,都是只把自己视为宝,而把别人视为草。朋友的回答是,她也不愿意嫁给这样的活宝。可是我们的社会,有无数的宝妈正在把自己的儿子,教养成自己都不愿意嫁的妈宝男。所以严厉,是一种深刻的温柔,它可以教育出一个你梦寐以求的男人。

好吧,我承认,我只是刻意这样严峻。其实我对这个严厉的“厉”字一直也感觉到不舒服。时至今日,我愿意把严厉变为严格,因为严格,是一种比深刻的温柔更温柔的……温柔。

自动测量

光学影像测量仪

影像仪器og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