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!我是小召,一心想要努力成长过上更好生活的男人,这是我个人的第75篇原创文章。公众号:召言,用来记录自己的思考与实践,见证自己的成长。

以下内容大家看看就好,说的不对的地方,也不用找我争论,你说的都对。

昨天的文章#打破砂锅问到底,为什么物以稀为贵?#跟召嫂讨论了物品稀缺导致价格高涨的内在逻辑。今天周末,趁着天气晴好约好了中介一起看房。

跟召嫂提前到了约好的地方,趁着中介还没到,在周边找了个早餐馆下了两碗粉。我边吃粉边对召嫂说,有没有发现同样一碗粉,连锁品牌店要比路边小馆子的店要贵一点。

召嫂说,这不是司空见惯的情况嘛,你看都是汉堡包跟薯条,麦当劳肯德基卖的就是比其他汉堡店贵,你说口味真的有很大区别吗?并没有,就是品牌溢价在作祟。

我问召嫂,那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现在我们吃的这碗粉是售价15元,而不是跟连锁品牌店一样售价16元,甚至售价25元?

召嫂说,这不就跟你在#漫天要价,就地还钱,为什么你的这笔交易最终能成功?#里说的一样嘛,你跟连锁品牌店卖的一样甚至比它还卖的贵,如果味道确实好很多也就算了,我愿意支付这个溢价,但要是口味差不多,甚至还略有不如的情况下,我为什么要当这个冤大头呢?

我对召嫂说,你是从买家的角度来考虑的,也算是一方面原因吧。

其实价格形成的真正内在逻辑,是供需双方反复博弈的结果

,所以换句话来说,

一个地区一碗粉价格的最终确定,是该地区所有吃粉的人与所有买粉的人相互作用决定的。

所谓需求,就是你想买,愿意买,也能买得起。当然,需求也受替代品跟互补品的影响。

比如你想买手机,各手机品牌就是互为替代品,苹果降价了,华为小米要是不跟上,消费者肯定就会更愿意买苹果。

比如汽车和汽油就是互补品,如果长期油价高企,你就会考虑要不要换电车,长期来看可能更划算。

最影响需求的,还是该物品本身的价格

,比如还是这碗粉,所有店面都涨价到20一碗,那可能很多人的早餐习惯都要跟着变一变,也就相当于变相压低了需求。

供给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,也是受商品本身价格的影响。

比如著名的猪周期,当猪价上涨时,信号传导到市场,那大家养猪的热情就高涨,于是生猪出栏量就不断提升,导致供大于求,市场根本消化不了,猪价就开始下跌。

信号传导到市场上,大家觉得养猪不赚钱,就开始转行干别的,不再养猪了,于是生猪出栏量就开始下降,导致供不应求,猪价自然就上扬,于是回到开头,新一轮周期开始。

所以你看,价格虽然是变化的,过高与过低都不是常态,但经过供需双方的博弈之后,会达到一个动态平衡,这就是均衡价格,也就是当前的价格是市场买卖双方都认可的。

我们现在吃到的这碗粉的价格,就是明显的均衡价格。因为行业明显是做过调研跟比较,也做过试探,这个价格是比较合适的。

召嫂说,行吧,吃个粉都能被你说出这么多弯弯绕绕,也是难得了。赶紧吃完结账走了,中介已经发消息到地方了。

听到这话,喝上一口汤,就赶忙跟召嫂结账走人了。

上海测量软件

ogp-cnc光学影像测量仪

上海影像测量仪质量好

光学测量公司